紧张问道。
&esp;&esp;王伯安的目光顺势落在黎循传身上, 微微一笑:“你就是黎家小公子吧。”
&esp;&esp;黎循传不解问道:“你怎么也认识我?”
&esp;&esp;“家父姓王名华,如今任翰林修撰, 和黎公的子弟李学士乃是好友。”
&esp;&esp;“你父亲是实庵先生!”祝枝山眼睛微微一亮,“成华十七年的状元啊,幸会幸会。”
&esp;&esp;王伯安连连摆手:“我爹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, 不值提不值提。”
&esp;&esp;“原来真的是王兄啊,很早就听闻王兄不同凡俗, 那句‘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’, 誓要做圣贤之人, 可是如雷贯耳。”黎循传笑说着。
&esp;&esp;王伯安听得又是连连摆手:“年少狂妄,说起来也是羞人。”
&esp;&esp;——圣人!
&esp;&esp;在一侧触发关键词的江芸芸忍不住抱臂,眉头紧皱。
&esp;&esp;——明朝好像确实有一位圣人!
&esp;&esp;圣人叫王阳明,这人也姓王?
&esp;&esp;巧合?同宗?
&esp;&esp;“听说王兄百步穿杨,武力高超,之前还独自一人去了居庸关、山海关等地,真是好胆魄。”黎循传佩服说道。
&esp;&esp;——武力高超?
&esp;&esp;又被触发关键词的江芸芸神色微动。
&esp;&esp;——王阳明作为大明唯三以武入侯的读书人,想来武功不低。
&esp;&esp;“你怎么是这个表情?”王伯安实在是被江芸芸看得难受,忍不住低头问道。
&esp;&esp;江芸芸眨了眨眼,打量着他,手指比划了一下:“你有没有,字啊,名啊,号啊。”
&esp;&esp;她回想起她和唐伯虎第一次见面的经历,非常谨慎克制地问道。
&esp;&esp;唐伯虎,认识!江南四大大才子!
&esp;&esp;唐寅,不认识!路上遇到耍流氓的!
&esp;&esp;“是我的疏忽了。”王伯安失笑,“在下王守仁,字伯安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觉得王守仁的名字很耳熟,有什么在脑海中呼之欲出,忍不住追问道:“你没有号吗?”
&esp;&esp;王守仁摇头:“还未取号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摸了摸下巴,小心翼翼问道:“王阳明你认识吗?”
&esp;&esp;王守仁眼睛一亮,兴奋问道:“哦,芸哥儿对道家也很有研究?”
&esp;&esp;“没,没有啊。”江芸芸磕巴了一下。
&esp;&esp;王守仁不信,激动说道:“你都说的出阳明,还说不知道,阳明一词在《云笈七籤》中有言:“阳明主春,万童开门”指的就是东方青帝。当时宋朝张君房编成《大宋天宫宝藏》后,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编写成《云笈七籤》。”
&esp;&esp;“都说芸哥儿饱览群书,今日一见果不其然。”他敬佩夸道。
&esp;&esp;“芸哥儿还有精力读道教的书?”徐经咋舌。
&esp;&esp;“偷偷读这个,怕要被黎公要骂了。”祝枝山不认同。
&esp;&esp;江芸芸有口难辩。
&esp;&esp;——我不是,我没有,别胡说,我哪知道阳明二字还有这个解释,书上又没说。
&esp;&esp;“我也很钦慕道家文化,之前去江西时遇到一个道士打坐,自称无为道人,我自来咳血,便向他请教养生之术,他教授我呼吸之法,我竟然恍惚有种顿悟之感。”王阳明感慨道
&esp;&esp;黎循传忍不住问道:“我听说纳吉之日,你都忘记回去了。”
&esp;&esp;王守仁摸了摸下巴,不好意思说道:“实在忘神,浑然不知天日变化。”
&esp;&esp;黎循传忍不住又追问着:“我去年有听到流言蜚语,说实庵先生的大儿子在读遍朱子著作后,对‘格物致知’之理非常推测,然后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,还格生病了……”
&esp;&esp;——格竹子!
&esp;&esp;江芸芸终于被触发最最重要的关键词。
&esp;&esp;对面的王守仁认领此事,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:“休提这些事了,经此事才知圣贤果然是寻常人做不得的,若无强大精神,哪里有这等力量去格物,我倒是有一个胆大包天的念头,觉得天下之物本无可格,其格物之功,只在心上,心上学问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&esp;&esp;——格物?